近年来,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推进,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前往老挝投资,涉及基础设施建设、农林种植、矿产开发、水电、工业制造等多个领域。然而,老挝财政部近日发布的2025年第0151号通知,给这些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。
土地税缴纳期限与标准
根据通知,2025年老挝土地税的缴纳期限为全年。对于土地信息已录入税收收入管理系统(TaxRIS)的省份,企业需按照2023年《土地税法》的标准缴纳;而未录入系统的省份,则需按照2007年的税法条例执行。
对中资企业的影响
税务合规成本增加对于在老挝投资的中国企业来说,新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税务合规成本的增加。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、物力和时间来完成税务申报和缴纳。特别是对于土地信息尚未录入TaxRIS系统的省份,企业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精力来确保合规。
通知明确了年度土地税的缴纳期限,企业必须合理安排资金,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缴纳,避免逾期罚款。在资金周转紧张的情况下,企业尤其需要提前预留税款资金。此外,通知还规定税费必须以老挝基普缴纳,而中资企业的投资款和利润汇出需通过指定账户操作,税务申报与跨境资金调拨的时序错配可能导致汇兑损失。
如果企业未能在规定时间内缴纳土地税,不仅会面临罚款,还可能影响土地使用权。税务瑕疵可能引发土地权属争议,甚至触发政府收回土地的法定事由,中资企业通过租赁或特许经营取得的土地将面临被收回的风险。
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团队,负责跟踪税法变化,确保税务申报和缴纳的及时性和准确性,降低税务风险,提高运营效率。同时,定期核查土地登记状态,通过TaxRIS系统或省级自然资源部门确认计税依据和土地用途分类的准确性。如果尚未接入TaxRIS系统,可向税务机关书面确认适用的计税规则。
企业可以引入当地税务顾问或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服务,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,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遵守当地税法,减少税务合规成本,提高税务管理水平。
企业需要优化资金管理,对自身资金流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和预测。与本地金融机构签订汇率锁定协议,按季度预提基普税费专款,合理规划跨境资金流动节点,确保在规定时间内缴纳税款,降低汇兑损失。
企业应加强与当地税务机关的沟通,及时了解税法政策的执行细节和变化,确保税务申报和缴纳符合要求。同时,安排与税务机关的定期会议,主动汇报企业经营情况和税务申报情况,展示企业的透明化运作态度。
结语
老挝财政部第0151号政令表明,老挝的财税治理正在从粗放征收型向数据驱动型转变。在老中资企业需以合规为首要任务,通过架构优化、本土协同和政策对冲,实现企业发展的风险可控。
从长远来看,企业应深入了解当地法规,履行社会责任,推动本土化战略,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,并拓展多元化投资,以适应全球经济价值链重构背景下的新兴市场运营变革。只有这样,中资企业才能在老挝市场稳健发展,实现互利共赢。